考前心理调试教案

2023-12-15 11:57

以考前心理调试教案

一、教学目标

1. 帮助学生认识考试焦虑的成因和表现。

2. 教会学生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。

3.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焦虑程度并找到解决方法。

4.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考试的态度和价值观。

二、教学重点和难点

1. 重点: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,学会自我调节。

2. 难点:引导学生转变对待考试的态度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

三、教学过程

1. 导入:通过故事或实例引出考试焦虑的话题。

2. 讲解:介绍考试焦虑的成因、表现及影响,提出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。

3. 互动: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,分享自己的焦虑体验,并尝试使用所学方法进行自我调节。

4. 深化:通过案例分析或现场模拟等形式,加深学生对心理调适技巧的理解和掌握。

5.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,总结要点,强调正确对待考试的态度和价值观。

四、教学方法和手段

1. 讲解法:教师讲解考试焦虑的成因、表现及影响,介绍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。

2. 互动法: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,分享自己的焦虑体验,并尝试使用所学方法进行自我调节。

3. 案例分析法:通过案例分析,让学生了解不同程度焦虑的表现及应对方法。

4. 模拟法:现场模拟考试情境,让学生亲身体验焦虑情绪,并尝试使用所学方法进行调节。

五、课堂练习、作业与评价方式

1. 课堂练习: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,分享自己的焦虑体验及应对方法。

2. 家庭作业: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所学方法进行心理调适,记录自己的变化和感受。

3. 评价方式: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,评价学生对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,以及对待考试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情况。

六、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

1. 教学PPT:提供清晰直观的PPT,辅助教师讲解。

2. 焦虑自评量表:提供焦虑自评量表,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焦虑程度。

3. 放松音乐:在讲解心理调适技巧时播放放松音乐,帮助学生放松身心。

4. 相关视频资料:提供相关视频资料,帮助学生了解正确对待考试的态度和价值观。

七、结论

本教案通过讲解、互动、案例分析、模拟等形式,让学生充分认识考试焦虑的成因和表现,掌握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,学会自我调节。同时引导学生转变对待考试的态度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。